亞麻品牌、創意和文化走向
題記:2012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展,上海新國際會展中心,新申集團李建峰接受本網專訪,談新申亞麻品牌、創意和文化走向…… 李建峰:今年我們跟好多國內高端的品牌,他們做羽絨服,雖然他們做羽絨服,他們用的是化纖面料,防水防污的面料,關鍵是他們的輔料:他們的口袋,里面的小的裝飾,我們的面料進入他們的輔料里面去。那這樣的話,不但他們有時尚感有環保。化纖面料畢竟是可再生的,亞麻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們更時尚,用我們的環保跟他們的結合在一起,我們現在不是跟諾蒂卡做得比較多嘛,他們的嘜頭全部是用棉的,那我說我們麻的也可以用,所以我有個靈感,通過它們用棉的我們能不能用麻的,從而去復制。不斷去嘗試,人家化纖能做的面料,我們看看我們亞麻能不能做,感覺怎么樣? 記者:看看那麻做出來是什么樣子的。 李建峰:它們能做針織的我們能不能做梭織的,看看感覺怎么樣。現在的消費者要與眾不同,它們缺少的不是物質,而是你的獨特性,缺少你的個性。80后90后,不缺少物質,缺少的是一個精神的向往一個追求,像當年我們年紀輕的時候穿個NIKE鞋,好像奔跑速度很快,現在人每個人穿的衣服要不同,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每個人把生活方式傳出來,穿出生活品味來。因為以前和現在的人兩樣了,因為現在的人比較個性化, 主持人:它的這種生活理念,通過您的這種麻的產品詮釋出來。 李建峰:雖然我們是做面料,但一定要跟文化創意結合在一起,今年如果明星穿的什么衣服,如果我們把它點綴一下的話,我們公司也成為一個亮點。什么東西可以搭一下,因為時尚這個邊的話,沒有什么你是做面料的,你是做服裝的,都可以做。 因為我們要開闊這個思維,如果我們這個思維模式不開闊的話,我們這個行業的話永遠是做傳統行業的,永遠不行。我們企業就定位,雖然我們是傳統型企業,我們要做到傳統怎樣去跟時尚結合。我們是勞動密集型,要做到科技密集型,我們要做技術密集型、環保要密集型,怎么樣去改變思維模式,再過五年我們的競爭力就比不過其他國家的,跟美國的距離就越來越短了,那這樣我們就是通過我們的智慧,通過我們的人才引進,通過我們公司的一個培訓制度,通過我們的長遠眼光,通過我們的人才機制,不斷把我們企業慢慢變為一個科技型公司、和一個品牌型公司、一個文化型公司,如果你的企業看著還是紡織型傳統企業的話,企業(競爭力)慢慢地就下來了,因為現在80后、90后都是大學生,工人很少,現在我們工人也在讓他在辦公室里工作,這樣我們在做品牌做文化,慢慢我們企業核心這塊保留,終端市場做好,還有我們的技術研發這塊做好,哪個企業做這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研發的,誰設計的,在哪里買是關鍵。 記者:有新的東西。 新申李建峰: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一個點,關鍵是我們正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做,因為現在方向總比那個努力重要。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