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集團“一穩、二變、三搏”保增長
安徽華茂集團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積極采取“一穩、二變、三搏”的應對措施,努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堅持管理、技術和成本創新,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和價值鏈,基本實現了“保收入、創增長、渡難關、謀發展”的目標。2012年1~11月份,完成銷售收入35.46億元,利潤總額3.05億元,利稅總額4.23億元,在崗員工人均收入2.9萬元,同比增長13.55%。 華茂集團主要采取:一是“穩”字當頭,主動出擊搶市場。在穩定已有歐洲、日本和國內主體市場基礎上,抓營銷、搶訂單、快生產、快交貨,積極開辟亞洲高端市場。將五分廠一車間作為差別化纖維生產基地,做好棉亞麻針織紗、SORONA混紡紗及AB紗、純滌縫紉線、消光滌綸等差異化品種的生產與銷售,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全年產銷率達101.39%,同比增長2.50%。同時,搞好輕資產營銷模式,通過與終端服裝品牌公司合作直接接一手單,先后開拓了意大利、西班牙、孟加拉、日本、越南、中國香港和南非等國際市場,擁有東莞以純、森馬、佛山雅信、H&M、ZARA等穩定一流的合作客戶,使華茂的品牌得以向終端市場滲透。 二是“變”中創新,降低生產成本。一方面通過進口押匯、進口海外代付、出口押匯、出口訂單融資、優質客戶付匯理財置換通等金融工具的運用,采購進口原棉和進口設備,以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實施技術創新、設備改造和精細化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去年盡管紡部進口棉的使用比例增加到61.8%,但質量水平保持了基本穩定。織部針對彈力品種布邊易卷邊的難題,創新布邊組織設計,較好地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從而開拓了彈力面料品種的市場空間。 三是“搏”中取勝,唱好結構調整重頭戲。將原紡一、織一兩個大分廠的1815臺(套)設備順利搬遷至潛山(華茂)公司、新疆華茂阿拉爾公司等,并妥善安置了近2000名員工,完成了重大產業結構調整。與此同時,積極推進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建設的在建項目。繼德生印染公司投產創效之后,華茂織染項目染紗、織布、大整理車間也投入生產;與意大利合作興建的華茂佰斯特公司項目目前設備選型已完成,廠房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預計該項目將于今年7月份投入試生產;工業城配套工程工業污水處理和凈水項目正抓緊施工,計劃今年5月底可投入運營。工業城項目的建設,將帶動工業城產業集聚和規模的擴張,成為企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