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工業:50年創新圖變 而今行業翹楚
2012年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副會長徐文英、張延愷一行來到立信展臺前觀看產品,并與企業領導合影留念。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張延愷、賀鳳仙、王天凱、方壽林、張杰、葉茂新、徐文英。 2011年6月,立信作為中國恒天旗下新成員參加第十五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受到中外客戶廣泛關注。 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印染界,提起立信工業有限公司(Fong’sIndustriesCompanyLimited),業界公認,這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好企業,首屈一指的染整設備制造商。自1963年創辦至今,立信在全球擁有超過7000多家企業客戶,在行業競爭激烈,市場呈現分散化的情況下,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被業界尊為“印染機械行業旗艦”;立信旗下聚集著全球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印染機械品牌,其中包括立信(Fong’s)、立信門富士(Monfongs)、門富士(Monforts)、紗力拉(Xorella)、特恩(THEN)、高樂(Goller)等;憑借著源自歐洲的超前技術和環保理念,立信多年來秉承“綠色、科技、創新,一站式”服務宗旨,為客戶提供大量高端、優質設備,為中國紡織行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今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立信的身影又頻頻出現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越南等國家,并繼續保持在歐洲的定量銷售。可以說,50年來,不論是作為香港聯交所的主板上市公司,還是站在中國恒天旗幟下成為央企的1名新成員,立信永遠是自信的! 對于立信的發展模式,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張杰多次贊譽說,“國際化品牌與研發、國內生產制造、全球市場營銷”是立信最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成功經驗。的確如此。當我們在立信工業創立50周年之際回眸歷史的時候,當人們用國際化視野重新審視今日之立信的時候,昔日的成功路徑愈加清晰。 艱苦創業敢為人先 1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社會經濟環境,更得益于經營者的個人魅力和戰略眼光。在香港青衣立信工業大廈簡單樸素的辦公室里,筆者見到立信的創建人——年近8旬的、立信工業有限公司永遠的榮譽主席方壽林老先生,聽他講述立信的創業和成長故事。 上世紀50年代初,方壽林先生曾在紡織廠及印染機械廠做工,那時他就有1個夢想:辦1家自己的工廠,讓工人有活干,不失業。機會看似偶然,1個準備開染廠的老板看中這位年輕人的踏實、勤奮和忠厚,請他供應1批常溫染布設備。就這樣,方先生拿到第1個訂單,用別人的資金開辦1家自己的工廠,從零開始,與紡織機械行業結下不解之緣。談起這段經歷,方先生至今仍十分感慨:“老實做人,講究誠信,敢于冒險,不怕困難,使我得到人生的第1個機會,掘到第1桶金。”立信就是這樣起步的,之后的發展很快。大約是在1969年,方先生的工廠就生產出中國第1臺高溫高壓染色機。市場銷售非常好,產品賣到泰國、菲律賓、中東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后來又賣到中國大陸。 談到大陸市場,方先生更為興奮:“我的第2個機會就是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上世紀80-90年代,方壽林先生應時而變,作出“三大重要決策”,將立信帶上快速發展之路。 首批拓展大陸市場。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吸引諸多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參與、淘金,此時已營立信十幾年的方壽林先生看準時機,從1979開始向大陸出口印染設備,成為首批進入大陸市場的港商。那時中國紡織行業供應短缺,需求旺盛。大陸市場的拓展對立信來說,就像活力四射的小河匯入波濤奔涌的大江,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業內首家上市公司。快速發展的立信于1988年將集團總部遷往香港青衣的新建大廈,這是1個樓高9層、總面積約16000平方米的辦公、生產兼用樓。立信的總部至今仍在這里辦公。它是企業成長的標志,也是當時立信實力的體現。快速發展的企業追求規范的管理和運作,1990年10月,在方壽林先生的帶領下,“立信工業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為香港紡織機械行業內首家上市公司,得到公眾和股民的支持,為快速發展中的立信注入新的活力。 生產基地遷往深圳。上世紀90年代,香港回歸祖國已是大勢所趨,近在眼前。此時,深諳大陸市場的方壽林先生再次抓住機遇,毅然決定將立信的生產基地從香港遷往深圳。這無疑又是1個“先人一步”的大手筆。1991年,立信在深圳市布吉鎮購置約120000平方米(約180畝)的土地用于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并成立立信染整機械(深圳)有限公司。1995年,新廠正式投入使用,香港青衣立信工業大廈成為集團研發、銷售和財務等后勤支持部門總部。對于此舉,方壽林老先生說:“雖香港到深圳咫尺之遙,但那時到大陸建廠的港人還不多。相比寸土寸金的香港,深圳廠區寬敞明亮,加之地方政策優惠,勞動力充裕和成本低廉,更加貼近市場,直接面對客戶,立信如魚得水,企業發展由此步入1個新的里程。” 國際品牌歐洲技術 深圳生產基地的建設和大陸市場的拓展為立信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單純的“擴大規模”并不是立信追求的目標,為進一步營造技術和品牌的優勢,并不斷完善印染產業鏈,將產品做到“業內最好”,立信工業憑借香港的地緣優勢和廣泛的國際交往,將目標鎖定在印染技術最先進的歐洲,開始一系列的合資與并購活動。 1999年,立信工業與德國百年老廠門富士公司合資成立“立信門富士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在深圳生產基地進行連續染色機、拉幅定形機和烘干機的組裝、生產和銷售業務,并很快將市場從中國拓展到東南亞國家。 2002年,立信完成收購“瑞士紗力拉股份有限公司”(XorellaAG)。這是1個專門從事設計及生產紗線/織物所需的調濕和汽蒸設備的企業,其間接汽蒸系統于全球50多個國家注冊專利,處于市場領先地位。 2004年,立信通過并購,將德國染色設備生產商THENMaschinen-undApparatebauGmhH和SCHOLL-THENGmbH收歸旗下,成立“德國特恩機械有限公司”(THENMaschinenGmbH)。特恩以“氣流染色”而聞名紡織業界,擁有技術專利,產品不僅耗水量低,而且染色時間短,現在特恩氣流染色(THENAIRFLOWDyeing)已成為高效、經濟和環保的先進染色技術的代名詞,引領著染色技術新潮流。 2006年,立信工業又成功地收購德國高樂紡織機械有限公司(GTMGollerTextilmaschinenGmbH),這是1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知名紡織設備生產商,其主要產品連續洗、漂、煮及染整設備在全球市場處于領先地位。此后為整合與理順歐洲的業務,德國特恩機械有限公司并入德國高樂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之業務與資產后,易名為立信歐洲(FONG’SEUROPEGMBH)并定位作為立信工業集團在歐洲運營的總部,專注產品研發及巴基斯坦以西市場的營銷及技術服務。 印染生產與環境息息相關。立信以歐洲的前瞻技術和環保理念,把“綠色、環保”產品的開發作為技術創新的目標和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于2007年成立“立信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和“立信水務環保設備(深圳)有限公司”,專攻中水處理,向客戶提供低成本的中水回收處理設備和技術服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導向,水務市場蘊涵的巨大潛力日益凸顯。 印染機械制造需要大量優質不銹鋼材和優質精密鑄造工藝的支持。立信在發展中十分注重產業鏈條的完善,將“立信鋼材”及“泰鋼合金”業務做得頗具特色。“立信鋼材”營銷的產品包括鋼板、卷裝鋼板、角鋼、扁鋼、鋼管和品類齊全的不銹鋼。“泰鋼合金”采用精密鑄造和砂模鑄造工藝,獲得多家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和授權代理,產品除供立信自用外,還擁有遍布世界各地的龐大客戶群,成為除印染機械產品之外的另一優勢產業。 源自歐洲的品牌、技術、前瞻性的理念和不斷完善的產業鏈條使立信工業如虎添翼,迅速成為囊括歐洲著名品牌、擁有世界一流技術的高端、全套印染設備供應商,可為客戶提供從紗線處理到染整設備乃至印染污水處理回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業界領軍地位逐漸形成。在重要的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人們越來越感受到立信日臻強大的品牌陣容和技術實力。 恒天旗下持續發展 2011年對立信來說又是1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起點。經過一系列的程序,這一年的6月15日,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張杰在“第15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上正式宣布,恒天集團已于6月3日完成對香港立信工業有限公司的控股權收購。至此,立信正式成為中國恒天的新成員,開始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里程。 按照中國恒天集團的戰略構想和布局,立信弘揚優勢,繼續推進并不斷完善“國際化品牌、技術、人才,國內制造、全球銷售”的成功模式,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接連實施多項重大決策,進展順利,初見成效,展現出立信作為央企新成員的雄心、魄力和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形象。 完成并購德國門富士集團。德國門富士集團是紡織機械行業內享有盛名的百年企業,全球領先的紡織機械制造商之一,立信工業與門富士集團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密切合作,雙方在產品結構上有很強的相關性和互補性。對立信來說,強化產業鏈,并購門富士是1個醞釀多年的夢想。進入中國恒天后,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立信隨即著手門富士的并購工作,并于2012年11月30日完成并購。此舉對進一步完善立信產品結構,增強科技研發實力,拓展海外市場銷售,提升整體競爭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山生產基地建設順利進行。計劃投資在中山市臨海工業園建設的立信工業中山項目,是立信工業未來發展的1個重大戰略步署,該項目1期工程已于2012年6月完工,立信門富士隨即順利遷入。2期工程的“泰鋼合金”和“立信染整”項目,預計2015年建成投產。整個項目建成達產后立信的現有整體產能將提升1倍,成為中國最大的紡織機械研發、生產、銷售基地和全世界最大的全套染整機械制造基地。中山項目的順利推進,集中體現出立信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魄力。 深圳市市級技術中心掛牌,技術研發后勁增強。創新是1個企業的生命之源。多年來立信集中國際化人才、技術和品牌,每年都以幾千萬元的投入用于印染設備的研發,并與內地、香港兩地各大專院校進行緊密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由140多名專業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團隊勤奮敬業,他們既懂設備又熟悉工藝,經常參與各種學術研討會,活躍在國內外客戶中間。正是這種“超前且務實”的理念和做法,使立信在香港、深圳以及行業的各項評比中屢屢奪魁,在歷屆紡織機械展覽會上亮點紛呈,新產品源源不斷走向市場提供給客戶。據不完全統計,立信目前擁有的多種技術專利中,50%以上為技術發明專利。以氣流染色機為例,當初收購德國的第一代技術,而今通過自主研發已經達到第三代,新近推出的SYN8氣流染色機印染用水和耗電量減少一半。2013年,企業一舉通過專家組的考察認定,掛上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發改委、財政委、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聯合頒發的“深圳市市級技術研發中心”的牌匾。這對企業的技術研發是1個巨大的鼓舞和促進,以此為新的起點,立信的下1個目標是向國家級技術中心進軍,為中國印染行業生產出更多、更優的設備。 市場拓展取得成效,企業效益穩步前行。兩年來,按照中國恒天的總體部署,立信以全球化視角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場。在首席執行官冀新先生的帶領下,加快發展染整機械業務,積極拓展水務科技,不銹鋼鑄造和不銹鋼材貿易等業務,提高綜合實力,增強抵御紡織機械行業周期性調整的能力。立信的營銷團隊、技術團隊經常出現在國內外的各種展會、論壇和其他用戶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向全球客戶推介立信的最新產品,介紹立信發展愿景,展示立信作為央企新成員的新思路、新形象,得到客戶的認可,收到豐厚的回報。2013年,在全球市場持續低迷,國內經濟下行,行業面臨困境的形勢下,立信繼續保持穩步前行的態勢。特別是德國門富士加盟立信之后,生產銜接順暢,訂單紛至沓來,為公司作出了重要貢獻。 未來的立信更精彩 在慶祝立信工業創建50周年的日子里,董事會主席賀鳳仙女士對記者說:“兩年前,我們從方先生手中接過1個優秀的立信,如何把立信做得更好,是我們接棒人的使命和職責,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堅持‘誠信為主、科技為用、客戶為本’企業理念和‘業績、規則、誠信’的價值導向,以香港作為平臺進一步推動自身的國際化,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最優秀的人才,整合、提升、創新企業管理,生產出最優質的產品,為全球市場和用戶提供最適切的服務,將立信發展成為1家國際知名企業,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為股東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展望未來,中國印染業前景廣闊,新興市場潛力巨大。作為印染機械行業的領軍者,走過50年光輝歷程的立信工業將在新的起點上揚帆遠航。我們深信,立信的下1個50年一定更輝煌,更精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