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峰氨綸:定增上馬二十億元擴產項目
華峰氨綸是我國氨綸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產能5.7萬噸。日前,公司趁著氨綸行業景氣度上行,公司擬以不低于9.18元/股的價格定向發行1億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年產6萬噸差別化氨綸項目。然而,記者發現,氨綸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技術壁壘與門檻并不高,景氣周期往往難以維持三年,這意味著當公司的新產能釋放時,整個氨綸行業可能重新回到了不景氣周期。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公司的做法有貪功冒進的嫌疑,相當于兩年后再造了一個華峰氨綸,到時量升價跌,投資者的錢有可能因此而付諸東流。 氨綸行業景氣周期往往不超過3年 氨綸是現代紡織服裝工業必不可少的一種原料,其需求帶有傳統化纖行業的強周期屬性,需求增速受宏觀經濟的波動影響較大。同時,由于氨綸行業的技術壁壘不高、投資門檻低,使得產能擴張很容易,也成了影響行業景氣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據記者了解,目前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氨綸產能集中在中國,其中又以江浙地帶居多,但是,我國氨綸行業的集中度依然偏低,產品價格波動較大。 從過往十年來看,2006年、2007年、2010年是景氣周期,其它年份皆有不同程度的不景氣。以剛過去的2011年、2012為例,在產能快速擴張與宏觀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打擊下,氨綸行業的供過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行業開工率持續維持低位。今年以來,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的回暖推高了需求,氨綸行業普遍扭虧為盈。但是,按照歷史規律,至2015年,氨綸行業可能又會重回不景氣周期,這恰恰又是公司定增產能投放的時間點。 那么,公司具有獨善其身、穿越行業周期的能力嗎?從公司公布的凈利潤增長率數據來看,公司目前尚不具備這個能力。 從表中數據來看,公司的業績上下波動十分厲害,也與整個氨綸行業的景氣周期相吻合。這表明公司并沒有有別于行業內其它公司的競爭力。那等20億元的募投項目投產時,公司如何面對產能過剩、景氣周期下行的挑戰呢?記者就此問題采訪公司董秘陳章良,截止發稿為止,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產品結構極為單一 正因為氨綸行業的周期性影響,氨綸行業的部分大企業早在多年前就開始著手轉型,試圖讓業務結構多元化。 在這方面,與華峰氨綸并稱雙雄的泰和新材(原來的煙臺氨綸)布局最早,也是運作最成功的企業。資料顯示,泰和新材早在2004年就開始生產間位芳綸,當時其還是國內氨綸行業老大,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間位芳綸供應商。2011年,泰和新材又嘗試對位芳綸的產業化。2013年中報顯示,氨綸的營業收入占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2.19%。此外,新鄉化纖則發展了粘膠長絲與短纖,甚至使氨綸業務變成了公司的第三大業務。 公司雖然也于2011年開始介入環己酮業務,但截止到目前尚未投產。2011年6月28日,公司與遼寧省遼陽市簽訂了投資框架協議書,規劃在遼寧省遼陽市設立遼寧華峰化工有限公司,用5年時間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建設環己酮-苯深加工產業鏈上的相關項目。不過,此后該項目總投資又縮減成23.61億元。盡管原計劃今年9月份投產,但截止2013年6月30日,該工程僅完成20%的進度。從2013年中報來看,氨綸營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仍高達99.73%。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過于依賴單一產品,使得公司在氨綸景時業績比其它公司好,但一旦不景氣時又會遭到遠大于行業內其它公司的損失。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