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號織業:傳統產業如何渡過寒流
金號公司運用新技術后,上染著色率超過80%,污水處理壓力也大大減輕。 茌平,魯西地區唯一的全國百強縣,電解鋁和紡織兩大傳統產業是該縣主要的GDP貢獻者。在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傳統產業如何渡過寒流,茌平的轉型升級之路是全省的一個縮影。 花大力氣搞環保 就為省錢促效益 “棉價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消費信心缺失,今年周圍的很多紡紗企業都處于半停產狀態。”山東金號織業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強如此描述目前國內紡織業面臨的嚴峻形勢。 雖然以毛巾和床上用品作為主打產品,但金號公司的業務幾乎涵蓋了紡紗、印染、織造、銷售等棉紡產業的全產業鏈,因而對這個產業的興衰感受特別深。 “前些年,我們的產品被一些小作坊惡意模仿,市場處于惡性競爭階段。”王強介紹說,目前產業集中度很高,只有良性競爭才有利于企業發展。 由于是全產業鏈運作,金號得以完全把控產品質量,即便今年紡織業整體形勢不理想,但1至4月份,這家公司的銷售額仍然增長了13%。 “我們專攻中高端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王強說,目前總投資60多億元的家紡工業園已經建成三分之一,“建成之后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之所以有信心能夠拿下中高端消費者,這源于對品質的專注,背后更是對新技術和新工藝的不吝投入。 “國產染料1公斤只能上染500-600克,上染率只有一半多一點,其他的就被水解當做污水排放。”王強透露,由于價格便宜,國產染料仍然被許多廠家采用。 但是國產染料導致的高排放也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環保壓力。王強說,公司現在用的緊扣染料上染率能夠超過80%,上染環節耗時短、效率高,污水處理的壓力也大大減輕,“這些節省的時間、人力、電力、水遠遠超過投入。” “環保的最大動力就是省錢。”對王強來說,環保已成為提升企業效益的重要抓手。 對棉紡企業來說,銷售環節也面臨轉型升級。金號織業目前已經在天貓、京東、亞馬遜等知名電商平臺開設直營網店。“電商渠道銷售額一季度逆市增20%,增長率遠遠超過傳統渠道。”王強透露,電商平臺去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3億元,今年的目標是2億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