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成衣業面臨改革的十字路口
孟加拉國自從拉納大樓倒塌,1100多名成衣工人死亡的事件發生后,歐美幾家主要成衣購買商紛紛表示將停止從孟加拉國進口成衣,國際主要工會和人權組織也紛紛向孟加拉國政府施壓,表示必須采取措施改善成衣業工人的生產環境,保障工人的基本收入和人身安全。6月26日美國奧巴馬政府暫停對孟加拉國的普惠制待遇,以期能引發孟加拉國政府足夠的重視。孟加拉國成衣業面臨改革的十字路口。 孟加拉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在全球成衣市場所占份額為4.8%。2012-2013財年,孟加拉國外貿出口總額270.2億美元,其中成衣業出口額215.2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79.63%。孟加拉國成衣業主要出口對象是歐美地區的大型采購商和品牌服裝機構。如果讓這些購買商失去信心,孟加拉國的成衣業將陷入困境。 目前孟加拉國有成衣廠54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360萬人。在成衣廠數量上遠遠超過越南、印尼等國,在成衣產量上占有巨大優勢。制衣工人的工資最低僅為每小時0.2美元,為中國制衣工人工資的1/5。盡管競爭優勢明顯,但工廠安全、勞工權益等問題卻成為孟加拉國成衣業發展的硬傷。2000-2013年,超過1.5萬名工人死于工廠事故,其中2/3的事故為火災。由于歐美成衣采購商壓價和成衣廠之間激烈的價格競爭,孟加拉國成衣業利潤率極低,從而進一步惡化工人的生產條件。有分析家指出,孟加拉國成衣制造業應在保障工人安全和權益的前提下,努力加強品牌建設和工人培訓,提升產品附加值,以推動該行業健康穩步發展。 就在美國宣布暫停對孟的普惠制待遇后不久,7月8日歐盟貿易代表德古特、孟加拉國外長莫尼和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萊德,在日內瓦共同發布《全球可持續發展契約》。該契約內容涵蓋孟加拉國成衣及紡織行業勞工權益、工廠安全持續改進的方面,以防止類似拉納大樓倒塌事件再次發生。該契約的有效期為5年。孟加拉國企業代表、歐洲70家主要采購商等出席。 契約為孟加拉國政府限定一系列整改行動的時間表。孟方需盡快修改勞工法,允許工人自由組建工會并與資方協商工資;為工人提供職業健康和安全保障;設立公共數據庫,向公眾發布有關勞工標準和工廠安全的法律信息,公布工廠安全監督情況;在2014年6月前加強工廠防火安全設施,確保廠房質量;在2013年年底前將工廠安全監督員人數提高到800名等。 與會的國際成衣采購商還同意與孟加拉國政府組建聯合監督團,在未來9個月內對承接歐美成衣代工訂單的孟成衣廠進行安全檢查。存在安全問題的成衣廠將被要求停工整改,停工期間,工廠必須繼續為工人發放工資。國際成衣采購商將于7月15日前向孟政府提供其在孟加拉國代工工廠的名單。 在歐洲采購商采取行動后兩天,沃爾瑪等17家美國成衣采購商10日組成“孟加拉國勞工安全倡議聯盟”,表示將在未來5年幫助孟加拉國改善工廠安全環境和勞工標準。聯盟將對孟加拉國成衣廠安全狀況和勞工條件進行評估,不合標準的工廠將被取消代工資質;在3個月內為孟加拉國制定工廠安全準則;向孟加拉國成衣廠提供資金,幫助其改善工廠安全生產環境等。 與此同時,7月11日孟加拉國銀行也宣布,日本國際協力局將提供128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用于孟加拉國工廠安全改造和購置設備。據悉,工人規模在100-2000人的工廠可以申請該貸款。此種貸款利率為10%,還款期限為15年,并有2年的寬限期。 孟加拉國成衣制造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孟加拉國政府和成衣制造商如果能夠把當前的挑戰轉變成機遇,利用各方提供的幫助,引導成衣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對成衣工人的生活和本國經濟發展都會是1個福音。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