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14版歐洲篇——白俄羅斯
編者按 根據世貿組織2014年發布的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率為4.7%,低于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就2014年上半年情況來看,世界經濟活動正在回暖,但增長潛力轉弱,投資動力依然不足。盡管如此,開拓全球貿易市場的腳步依然不能停歇,在此情況下,掌握全球局勢、預測目標市場的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本期起,國際貿易版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最新發布的2014版《國家風險分析報告》為依據,摘錄部分與我國紡織服裝經貿有著緊密聯系或有良好發展潛力的國家的風險分析內容刊載。這些國家中少部分是發達國家,他們是中國的傳統貿易合作伙伴,但隨著政治、經濟的變化,風險指數產生了一些變化;還有一部分是新興經濟體,雖然新興市場國家被判定將有力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但是其內生動力不足使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希望這些分析內容可以為企業開展外貿業務與海外投資提供參考。 白俄羅斯 國家風險參考評級:6(6/9)級 國家風險展望:穩定 ◆政治風險 2014年白俄羅斯政治形勢總體穩定,保持“強總統、弱政府、小議會”政治架構,總統地位穩固,國家政治和社會保持穩定。反對派力量微弱,邊緣化明顯。經濟形勢不穩對政治形勢具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影響執政當局的地位。 白俄羅斯政府希望吸引外資,不斷改善不斷惡化的金融形勢,這會有效抑制征收風險,尤其對于大型外國投資者的資產和股份征收風險更小。但根據以往經驗,政府對私有財產不夠尊重,將征收作為一項合法工具,有可能以此來增加國家在營利行業的份額,或者在私有經營出現問題后對其采取行動。 外國投資者從投資買賣或結算中獲得的資本及依據執行聲明所得到的資金都可以被匯回。公司可以在匯回利潤前將白俄羅斯盧布兌換成外國貨幣,但在國家經濟衰退時期匯兌很可能存在實際困難,因為政府希望將資金保留在國內。 ◆經濟風險 2013年,白俄羅斯經濟明顯放緩,通貨膨脹率繼續高企。白俄羅斯石油消費高度依賴俄羅斯,同時計劃經濟體制色彩濃厚,國有企業普遍效益不高。加快發展內部市場、完善經濟管理機制、開展競爭是白俄羅斯新經濟方針的三個主要方向。2014年白俄羅斯短期經濟風險下降,但政府搖擺不定的經濟政策將影響經濟發展。 白俄羅斯經濟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恢復較快,但2011年又遭遇嚴重危機,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率大幅攀升。2013年,由于投資需求疲軟、凈出口嚴重惡化和外債增加等原因,白俄羅斯經濟僅維持低速增長,GDP增長0.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白俄羅斯今后5年主要宏觀經濟變量分析認為,白俄羅斯經濟環境將有所好轉,但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將繼續制約白俄羅斯經濟發展,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和貿易結構失衡將繼續制約經濟,未來經濟或將保持3%左右的低速增長。 ◆商貿環境 白俄羅斯盧布與多種外幣掛鉤,可自由兌換。外國投資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將其投資所得以自由貨幣形式匯往國外。該國經濟比較封閉,吸引外資能力有限,2013年吸引投資額25億美元,主要投資于貿易企業、運輸企業和工業企業等。不過,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歐盟市場,貨物運輸成本低;政府調整了有關投資的管理體系,投資環境日益改善,俄白哈關稅同盟啟動擴大了市場空間,因此未來吸引外資有望增多。根據《2014年營商環境報告》,白俄羅斯營商環境便利程度在189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63位,比上年提升1位。 白俄羅斯政府十分希望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不過準入企業必須嚴格遵循工資標準、設備現代化和資金比例要求。機械制造、金屬加工、石油化工、木材加工等已成為白俄羅斯吸引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前景領域。 ◆政策建議 從法律完備性、執法成本和退出成本三個方面考察白俄羅斯的法律風險,未來白俄羅斯的法律體系將會保持相對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動,因此對其法律風險展望為穩定。 白俄羅斯經濟增速放緩,外部經濟失衡是目前最大的風險,有可能造成另一場貨幣危機。建議密切關注白俄羅斯外部經濟失衡狀況的變動,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風險。2011年以來白俄羅斯盧布貶值帶來的外部競爭力增加僅是暫時性的。目前白俄羅斯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外部融資的風險提升。 深入跟蹤和研究白俄羅斯政府的結構性改革進程,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要提高白俄羅斯的國際競爭力,改善國際收支失衡狀況,白俄羅斯需要進行真正和全面的結構性改革,這一挑站是巨大的,而目前看不到進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