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外貿信息>正文
“一帶一路”為何將認證認可作為合作重點
6月9日,在世界認可日論壇上,國家認監委發布《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提出構建互信互鑒、合作共贏的“一帶一路”認證認可雙多邊合作關系,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國家為什么要將認證認可作為合作重點?中國質量報為您獨家揭秘。
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開拓出了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絲綢之路”,形成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從此,絲綢之路開啟了便利區域貿易往來,推進沿線經濟繁榮的歷史時代。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對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將不僅僅在于有多少投資和利潤,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給世界帶來一股新的潮流,讓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經濟繁榮,而非軍事霸權,成為未來世界秩序的另一條主軸。
★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手段和貿易便利化工具,是各國建立互信關系、促進貿易往來的技術性措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著促進貿易便利暢通、減少貿易技術壁壘、推動互聯互通建設、促進質量國際共治等重要作用。今年3月,中國政府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了中國和沿線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明確將認證認可作為合作重點,彰顯了認證認可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互利共贏的共同需要,為深化沿線國家認證認可合作提供了路徑指引。
★為了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認證認可領域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特制定《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
附:《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全文
一、總體思路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立足各國國情實際,堅持互信互鑒、合作共贏,在平等協商、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適應的認證認可合作互認進程,共同提高技術性貿易措施透明度,共同促進認證認可制度創新發展,共同推動互聯互通建設,共同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同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開放合作。倡議各國政府主管部門、從業機構、合格評定用戶、社會公眾以及國際性區域性組織廣泛參與,推動認證認可國際合作向著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互惠方向發展。
堅持互尊互信。尊重各國在認證認可領域標準多元、法規各異現狀,尊重各方的自主性選擇和差異化需求,在相互溝通、相互協商的基礎上增進互信。
堅持互學互鑒。相互學習借鑒各國在認證認可領域的發展成果與管理經驗,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堅持互利共贏。兼顧各方利益訴求,尋求基于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的合作途徑及互認安排,讓合作成果惠及各國企業及人民。
三、合作重點
(一)加強政策溝通和技術交流
加強各國政府主管部門在認證認可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溝通,以及在相關國際事務中的磋商和協調,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相向而行,避免不合理、不必要的障礙。鼓勵各國從業機構開展技術交流,共同推動認證認可的優良實踐。倡導建立涵蓋認證認可各領域的信息交流機制,提升技術性貿易措施透明度,實現沿線國家資源共享。
中方將不斷提高合格評定政策的透明度,通過WTO通報機制、對話機制等雙多邊渠道,讓國際社會及時、充分了解中國認證認可政策和工作動態;同時愿與有關各方共同建立認證認可信息共享及快速通報平臺,相互通報證書、機構、人員和執法監管信息。
(二)推進認證認可國際互認
加快認證認可雙多邊互認進程,促進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證書國際互認。基于各國差異化現實,積極尋求等效性、一致性的解決途徑,共同開展國別制度研究、標準比對、能力驗證等活動,推進認可和人員認證的互認,以能力互信促進結果互認;面對新能源、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全球發展態勢,以及氣候變化、非傳統安全等共同關切,加快可再生能源、低碳、跨境電子商務等新領域互認進程;圍繞產能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現實需要,推動各方在共同感興趣領域制定認證認可共通標準和一致性程序,最終實現“一個標準、一張證書、區域通行”。
中方積極推動現有雙多邊互認機制發揮更加積極作用,將采取措施在人員認證、工廠檢查、食品衛生注冊等領域擴大互認范圍;同時愿意與有關各方展開磋商,達成新的雙多邊互認成果。
(三)提升認證認可服務能力
從各國發展需求出發,共同推動認證認可與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提升認證認可服務經貿發展的能力。共同應對質量安全挑戰,推進基于認證認可的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化合作,確保互供產品質量安全;共同適應產業變革趨勢,加強各方在認證認可標準、技術層面的合作,推進認證認可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更新;共同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各方在認證認可基礎設施上的互援互助,鼓勵認可組織提供國際化服務,推動各國質量基礎共建共享。
中方愿為沿線國家提供更多的認證認可技術交流培訓機會,為各國合格評定能力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歡迎有關各方為中國合格評定能力提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四)促進檢驗檢測認證市場開放
在相互開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共同培育開發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營造開放透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各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市場整合和區域合作,為目標用戶提供本土化服務,促進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服務貿易。
中方將進一步擴大國內檢驗檢測認證領域的開放,歡迎外資進入中國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將為外資在華設立機構提供更多便利;同時愿意與各國共同開發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為當地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優良的合格評定服務。
四、合作機制
完善多邊合作體系。充分發揮現有多邊互認體系的積極作用,推動各政府間和非政府國際組織開展認證認可對話,倡導沿線國家積極參與多邊合作互認活動,表達合理利益訴求,協調各方立場行動。中方倡議共同舉辦“一帶一路”認證認可國際研討會,促進沿線國家認證認可領域相互信任和共同發展。
健全雙邊合作機制。充分發揮現有雙邊機制作用,建立多層面、多領域的雙邊合作渠道,推動雙邊認證認可合作與雙邊經貿合作同步發展。中方愿與有關國家加強現有雙邊機制下認證認可合作,落實既有合作成果,共同提出新的合作安排。
加強行業層面和地方層面合作。積極發揮從業機構參與國際合作的積極性,在各種多雙邊合作安排中充分吸收從業機構參與,支持各國從業機構間合作互認安排。鼓勵地方部門參與雙多邊合作,在整體合作框架下開展對等合作交流,發揮地緣優勢促進區域合作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愿攜手沿線國家及有關各方,共同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積極推動務實合作,促進認證認可領域互信互認,惠及沿線國家、企業、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