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外貿信息>正文
近日,100日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跌破5,創13年以來新低。
暫且不說日元貶值對日本國內經濟以及中日貿易的影響,事實上受到日元貶值沖擊較為嚴重的是韓國。眾所周知,近幾年,旅游業一直是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而旅游中的購物消費又對韓國GDP增長起著促進作用。然而日元貶值后,僅前往韓國旅游的華人就減少了1/3。據韓國樂天集團統計,中國游客在此每人的平均消費額也從2013年的90萬韓元減少到今年1~4月的58萬韓元。再加上近日MERS疫情的擴散,韓國旅游業將遭受更嚴重的打擊。
那么,韓國流失的這部分旅游人群去哪兒了?最新統計顯示,近日赴日旅游的中國游客顯著增長。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韓國消費同款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要比在日本消費高15%左右。以購買路易威登的一款手袋舉例,韓國免稅店售價為184萬韓元;而在日本該商品僅售152萬韓元,比韓國便宜17%。日韓兩國到中國的距離相差不多,中國消費者出國購物一定會選擇價格更低廉的地方。就連韓國國內,日本商品消費也與日俱增。
再從企業角度看,在鋼鐵、石化、半導體等與日本競爭激烈的產業中,韓國企業發出“達承受極限”的呼聲。在對歐美出口貿易中,韓國企業更是受到日本企業的嚴重擠壓。據大韓工商會議所對向日本出口企業和在海外與日本競爭的300家公司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5.7%的人表示因日元走低導致出口遭受損失。
而就在此時,中韓自貿協定最終簽署。按規定,中韓兩國超過90%的產品在過渡期后進入到零關稅時代,這對日前的韓國來說頗有救命稻草的意味。自貿協定實施后,中韓貿易必定會有所增長。在歐洲和日本碰壁的韓國商品,將重新找到出路,去中國開拓市場應該是目前眾多韓國企業內心的吶喊。
就紡織服裝領域,早在前年,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出口國。雖然這兩年這一狀況并不穩定,但是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后,巨大的中國市場發展潛力將再此牢牢吸引身陷囹圄的韓國企業。
韓國服裝一直有“小而美”的美譽,隨著韓劇的熱播,其在中國市場一直非常具有吸引力。此外,韓國強大的功能性纖維也一直在中國有穩定的客戶群體。那么問題來了,受日元走低影響,韓國企業將在中國市場找到突破口,然而中國企業準備好如何接招了嗎?中國企業又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