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連續6月負增長 近2年CPI絕對差率達10.5
【錦橋專稿】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經濟數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降幅略有擴大,連續6月負增長。 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8%,比上月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負增長。近2年來CPI最高與最低差率達10.5個百分點。1-7月CPI同比下降1.2%,去年同期增長7.7%。 分類別看,7月份8大類商品價格有2種上漲6種下降,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2%,煙酒及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2%,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2.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下降0.4%,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0.7%,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2.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下降0.7%,居住價格同比下降5.8%。 CPI是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CPI自2007年1月的2.2%一路上沖至2008年2月的8.7%后,國家開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從2007年3月份開始連續6次調高存、貸款利率和準備金率。其中1年期存款利息由2.52%提升到4.14%,1年期貸款利率由5.85%提高到7.47%。從2008年5月份開始受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影響,CPI持續下滑,至2008年12月份滑至1.2%,落差達7.5個百分點。為穩定經濟,國家及時調整從緊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為適度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并加大救市投資力度。從2008年9-12月央行5次降低存、貸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息由4.14%降至12月份的2.25%,1年期貸款利率由7.47%降到5.31%,并對部分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率放松控制。 據國家統計局介紹,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商品分類按用途劃分8大類,即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統計局根據13萬戶城鄉居民家庭的消費習慣,在這8大類中選擇262個基本分類。每個基本分類下設置一定數量的代表規格品,目前有600種左右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的代表規格品,作為經常性調查項目。CPI的權重是依據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確定的。現階段在中國,食品價格占CPI的權重達到34%,其中豬肉價格又占據較大權重。豬肉價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CPI的走勢。最近幾個月豬肉價格持續下跌,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居民普遍認為物價偏高的同時,CPI連續下行。近幾年的CPI走勢圖如下。 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擴大。 7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前7個月出廠價格全部負增長。1-6月分別為:-3.3、-4.5、-6、-6.6、-7.2,1-7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6.2%(上年同期上漲8.0%),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