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中國出口增長率跌幅比全球低就是成功
|
下半年,出口真能接過投資的“接力棒”,帶動中國經濟的復蘇進程么?懸疑未明,而如果有肯定答案,則是市場和決策層的期待。 8月11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002.1億美元,同比下降19.4%,環比增長9.6%,其中出口值今年以來首破千億美元,為1054.2億美元。 這一最新數據表明,外貿進出口自去年10月開始連續下滑5個月后,從今年3月開始已連續反彈5個月,海關總署據此判斷稱“逐月回升趨勢基本確立”。 作為中國經濟近10年發展動力最足的“發動機”,出口數據的微妙變化,都被視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而本輪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中國受沖擊最大的恰好也是出口。 “三季度中國的出口增速轉正的難度很大。因為全球的總需求在那兒擺著,全球貿易額預計今年將萎縮10%到13%。”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李向陽說。根據他的判斷,全球經濟還處在企穩過程中,“中國的出口增長率跌幅只要比全球的幅度低就是成功,這意味著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份額沒有喪失。”而且,他認為,中國過早、過高的出口轉正,可能會導致更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壓力。 李向陽履新不久,之前他是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專注于中國經濟與世界關系的研究,經常向決策層提供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政策建議。 他還對記者表示,全球經濟復蘇后,不會像2000年之后那樣迅速轉為擴張,而會在中低增速水平上維持一段時間。因此,除了外需拉動,中國經濟要找到增長新支點,“以解決收入差距為切入點刺激消費”是他開出的對策。 全球經濟還在企穩中 《21世紀》:世界經濟是否已經開始回穩了? 李向陽:我的基本判斷是,現在全球經濟處在觸底的過程,企穩還在進行中。在此期間,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實體經濟,都有可能出現反復或波動。 首先,美國私人消費的可持續性存在很大問題。到5月份,美國私人儲蓄率達到了6.9%,在半年的時間里,美國的家庭儲蓄率上升了將近6個百分點,私人儲蓄率的上升意味著消費的下降,美國現在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刺激政策所驅動的。 第二個因素是金融機構去有毒資產進程還沒有結束。如果有毒資產不能有效的消除,其擴大貸款、刺激投資就很難實現。 第三個因素是與消費直接相關的美國失業率還在高位,預期在年內將達到兩位數。失業率上升反映了經濟的不斷惡化,同時又為未來的經濟復蘇埋下了隱患,使大眾消費信心下降。 第四個需要關注的是美國房地產,目前居民房地產的價格和銷量都在回升,但是商用房地產價格卻沒有任何改善跡象。最新的統計顯示,與2007年的最高點相比,全美的商業不動產價格累計下跌了35%,目前還在繼續下滑。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估計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可能會達到2000億-23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