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份的第二周,花紗布市場行情非但疲態未改,反而卻在國際上歐洲政壇震蕩引發的擔憂和USDA供需預測報告利空,以及國內配額發放消息的雙重打壓之下,給出了同時大幅度下降的頹弱走勢。表現為:內、外棉價齊下降;棉短維穩難上揚;紗、布價穩欲升調,無奈需求勢不強。
表一 一周紡織原料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美分/磅、元/噸 |
日期 項目 |
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 |
紐約棉期1207 |
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 |
電子撮合1206 |
鄭棉期貨1207 |
滌綸短纖 |
粘膠短纖 |
05/07/2012 |
—— |
86.67 |
100.87 |
19320 |
19809 |
20455 |
11170 |
16250 |
05/08/2012 |
94.20 |
86.18 |
99.95 |
19318 |
19737 |
20470 |
11150 |
16250 |
05/09/2012 |
93.70 |
85.82 |
99.01 |
19317 |
19578 |
20330 |
11150 |
16250 |
05/10/2012 |
93.35 |
81.82 |
98.53 |
19313 |
19302 |
20185 |
11120 |
16250 |
05/11/2012 |
89.55 |
78.97 |
95.30 |
19294 |
18836 |
19655 |
11100 |
16250 |
漲、跌總量 |
-8.35 |
-9.02 |
-6.20 |
-34 |
-979 |
-880 |
-70 |
0 |
±幅度(%) |
-8.53 |
-10.25 |
-6.11 |
-0.18 |
-4.94 |
-4.29 |
-0.63 |
0 |
上周漲跌量 |
-2.90 |
-3.24 |
-1.85 |
-23 |
-375 |
-120 |
70 |
0 |
上周±(%) |
-2.88 |
-3.55 |
-1.79 |
-0.12 |
-1.86 |
-0.58 |
0.63 |
0 |
本周ICE期棉是弱勢運行中繼續大幅連降的疲軟走勢,且跌至年內最低點。主要是受到國際上歐洲政壇震蕩引發的擔憂,USDA全球供需預測報告利空等因素的打壓所致。
周一(7日),在法國領導人換屆選舉中,奧朗德當選新一任總統;希臘圍繞組建多黨聯合政府的談判破裂,市場擔心希臘政局混亂或導致其無法滿足救助方案條款,使得歐洲的經濟前景充滿了悲觀。歐洲政壇的變動和震蕩,重新引發了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進而導致歐元區陷入進一步動蕩,導致美元走強,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承壓,整體走弱(道指周二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連續出現深幅調整,原油大幅下跌(原油價格跌至4個半月新低),金屬持續弱勢,商品普遍收跌。加之8日美國大部棉區出現降雨對ICE期棉形成的壓力,拖累原本就弱勢運行的ICE期棉行情此后連日下跌。
10日,受美國農業部(USDA)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利空(預計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78.9萬噸,較4月份預測調減2.1噸;消費2318.5萬噸,調減27.4萬噸;期末庫存1456.2萬調增17.6萬。此外,下年度中國進口量304.8萬噸,較本年度減163.3萬噸。)的打壓,ICE期棉大幅下跌,且前5期合約收于跌停。
受此影響,加之本周美主產棉區德州的持續降雨雖對改善土壤濕度及新花生長有利,但卻對期棉施加了壓力,第二日ICE期棉仍繼續大幅收跌,主力ICE期棉1207合約最低至77.16美分/磅,盤中雖短暫反彈至80美分之上,但仍以大跌收盤,收于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78.97美分/磅。至周末,主力ICE期棉1207合約給出了“八連陰”的走勢。
ICE期棉行情處于低位,投資者表現活躍,市場成交量增加。
本周洲際交易所(ICE)期棉行情是累計大幅下降的疲軟走勢。近期紐約棉期1207合約累計下降了9.02美分/磅,降幅為10.25%,周末的價位為78.97美分/磅,已跌至80美分/磅的價位以下運行。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下降了8.35美分/磅,降幅為8.53%,周末的價位為89.55美分/磅。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下降了6.20美分/磅,降幅為6.11%,周末的價位為95.30美分/磅。(參見:表一)
棉花進口配額發放的傳聞,終于在周二(8日)后,陸續從山東、河北、浙江、四川、福建和廣東的一些棉紡織企業得到了證實,他們已經接到了滑準稅進口配額的通知,并知道分到的配額數量,最快的下周就可以去打證。據悉,這次發放的是滑準稅進口配額,數量在100萬噸,其中46萬噸分配給企業,54萬噸歸國儲。
新配額100萬噸的發放給較長時期弱勢沉悶的市場激起了波瀾。從理論上看,增發配額是利好外棉,利空國棉,因為內、外棉價的差距會擠占國產棉花的市場份額。國家動用600多億的資金收儲棉花之舉,雖有穩定棉價、保護農民利益的積極作用,但也有給了低價外棉大肆搶占國內市場機會的消極作用。在導致國產棉花陷于皇帝女兒也愁嫁的尷尬境地的同時,也使得國產棉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今年新配額的發放,雖可以緩解棉紡織企業用棉成本高的問題,但終因數量太少,只能解一時之急,卻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目前花紗布市場行情疲軟的窘境。
新配額的發放,可以“解放”一批目前堆積在港口難以出售的外棉,使得市場上可供銷售的棉花增多,對價格造成壓力,因而本周已經通關的棉花出貨速度加快。目前已通關的印度棉花的報價在18300~18700元/噸左右。這也是本周國內電子盤棉價大幅下降,除了ICE期棉大幅下降打壓之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而國內現貨棉價仍是微幅緩降的疲軟走勢,受美棉和期棉打壓的影響并不明顯。
周末統計,鄭棉期貨1207合約累計下降了880元/噸,降幅為4.29%,周末的價位為19655元/噸。電子撮合1206合約累計下降了979元/噸,降幅為4.94%,周末的價位為18836元/噸。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下降了34元/噸,降幅為0.18%,周末的價位為19294元/噸。(參見:表一)
本周棉型短纖原料價格總體上是在勉力維持著弱勢持穩的運行走勢,滌綸短纖價格微幅下降,粘膠短纖價格持平。滌綸短纖因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和上游PTA、聚酯切片等原料價格弱勢下降的擠壓,以及下游純滌和滌混紗、布銷售價格疲軟下調的拖拽,給出了微幅下降的走勢。粘膠短纖價格在上游棉漿價格,以及下游人棉紗、布和人棉混紡紗、布價格弱勢陰跌的困境中,在苦苦支撐著弱勢持穩的運行走勢。
周末統計,滌綸短纖價格累計下降了70元/噸,降幅為0.63%,周末運行價格為11100元/噸。粘膠短纖價格不升不降,周末運行價格仍為16250元/噸。(參見:表一)
表二 一周紗線、坯布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元/米 |
日期 項目 |
C32SD |
JC40SD |
T65/C3545SD |
OEC10SD |
C 32×32 130×30 47" 斜紋 |
JC 40 ×40 133×72 67" |
R 30×30 68×68 63" |
T65/C35 45×45 110×76 63" 滌細 |
05/07/2012 |
26320 |
31530 |
21330 |
17980 |
6.50 |
9.20 |
5.44 |
5.44 |
05/08/2012 |
26320 |
31530 |
21330 |
17980 |
6.50 |
9.20 |
5.44 |
5.44 |
05/09/2012 |
26320 |
31530 |
21330 |
17980 |
6.50 |
9.20 |
5.44 |
5.44 |
05/10/2012 |
26320 |
31530 |
21330 |
17980 |
6.48 |
9.20 |
5.44 |
5.44 |
05/11/2012 |
26320 |
31530 |
21330 |
17980 |
6.48 |
9.20 |
5.44 |
5.44 |
漲、跌總量 |
0 |
0 |
0 |
0 |
-0.02 |
0 |
0 |
0 |
±幅度(%) |
0 |
0 |
0 |
0 |
-0.31 |
0 |
0 |
0 |
上周漲跌量 |
250 |
450 |
0 |
0 |
0 |
0 |
0 |
0 |
上周±(%) |
0.96 |
1.45 |
0 |
0 |
0 |
0 |
0 |
0 |
本周紗、布市場行情雖維持穩定運行的走勢,但市場信心明顯不足,觀望心態濃重。交易中個別商戶仍有討價還價的現象,但是讓利幅度較小,成交批量也沒有根本改觀。上周某大型棉紡織企業逆勢上調價格的部分棉紗品種,只是恢復先前價位,雖也有部分企業跟風提價,但并未能拉動整體市場的行情上行,處于待價而沽的狀態中。織造、針織等下游用紗企業訂單不足,品種單一,如T/C21S滌棉家紡坯布,C32S純棉坯布、C40S純棉坯布尚有批量生產,因而帶動T/C21SD、C32SD、C40SD等普梳中支紗銷量稍好。內銷紗布市場非但未現旺季景象,反而給人以淡季狀態的不適感覺。依據本周內、外棉價一起下降的行情走勢,預計后市紗、布售價存在再次下調的可能性。
本周紗線代表品種C32SD、JC40SD、T/C65/3545SD、OEC10SD的售價均是弱勢穩定運行的走勢,與上周持平,沒有變化。(參見:表二)
本周坯布代表品種除C32S×32S130×7047"斜紋的售價下降了0.02元/米,降幅為0.31%外,其余代表品種JC40S×40S133×7267"府綢、R30S×30S68×6863"人棉細布、T/C45S×45S110×7663"滌棉細布的售價均與上周持平,沒有變化。(參見:表二)
由于紡織品主要出口地區之一的歐盟,近期政權更迭引發歐洲的政壇震蕩,難免導致經濟政策也出現變動,使得歐洲的經濟前景充滿了悲觀。而從5日閉幕的第111屆三期廣交會上獲悉的數據來看,來自歐盟和美國的訂單下滑,已昭示國際經濟的疲軟和市場后期的消費需求仍不樂觀。
雖然統計局公布的4月份CPI同比增長3.4%,環比下降了0.1%的數據,符合之前的市場預期,但周四中國央行網站報告稱,由于勞動力成本及資源性產品價格上升,物價上行壓力依然存在。報告還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另外,海關總署10日發布外貿數據,4月份進出口增速下滑至2.7%——這是除今年1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外貿增長為負之外,自2010年1月以來我國外貿月度增速的最低值。4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88億美元,同比下降5.4%。紡織品出口金額同比下降4.28%,服裝出口同比下降7.13%。
隨著歐美經濟走弱,我國內經濟增速的減緩和出口的滑坡,國內花紗布市場將繼續面臨下游消費需求乏力的格局。短期看,在下游消費需求未有好轉之前,國內花紗布市場行情也難以獲得反彈的動力。目前的基本面上,應是內、外棉市場同處弱勢階段,上游供應壓力不減和下游消費需求不振仍是主因。
本周棉花行情大幅震蕩下降的走勢,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呢。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