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端午節假期,到山東各地做了拜訪一些紡織行業的老朋友,順便做了一個市場調研,深感中小紡織企業生存之困難。在逆境中能生存下來的企業為數不多,大部分企業面臨停產關門的結局。冬天到了,春天還沒有來。
企業艱難度日
先說說棉花,一路上我們看到田里的新棉花長勢良好,估計今年2012-2013年度的棉花產量應該也不會少。但是棉農的種植成本和田間管理成本卻也增加不少。即使是豐收之年,加上有國家收儲政策托底,棉農還在擔心虧損。真是“心憂棉賤愿天寒”。
國家的棉花收儲政策既沒有讓棉農得到實惠,也沒有讓紡紗和織布廠得到穩定的低成本的原料,卻導致大量的洋棉花和洋棉紗進入中國。這讓中國的軋花廠和棉商,紡織企業很受傷。
由于進口棉花和進口棉紗的低價優勢,使得德州和濱州地區的地產棉和國產紗的實際成交價格很低,4級棉花棉花價格17000左右(給錢就賣),21支普梳環錠紡棉紗帶票的價格在人民幣22000左右。(國家的棉花收儲價格20400)。國產的純棉類產品,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再來談談紡紗織布企業的現狀。我們在德州到濱州到濰坊高密一線做的市場狀況調查結果是:大部分中小型紡紗,織布廠都在放假(麥假和端午節假期),短的放假10天、15天,長的放假20天。生產車間幾乎見不到幾個人,訂單嚴重不足,例如在山東濰坊一家80臺劍桿織布機的工廠調查時,原來這80機織布生產1-2個品種,現在80臺織布機做15個品種。企業普遍反映現在訂單少,批量小,管理難度加大,織布廠的老板們叫苦不迭。
同時令企業頭痛的問題是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例如劍桿織布機機修工每月的工資5000元,噴氣織布機機修工的工資為8000-10000元。這樣的工資水平,使得本來就舉步維艱的企業雪上加霜。
由于國家大的宏觀環境和政策導向,并不鼓勵發展用工多、原料消耗大、技術含量低的中小紡織企業,因此普遍感覺最近行業洗牌才剛開始,賣設備的紡織廠老板人數增加。行業同仁普遍感覺最近行業洗牌才剛開始,2012年將會有至少一半的企業要倒閉。
轉型在即
由于棉花價格大幅的波動。許多明智的企業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我們在山東德州一家紡紗廠看到了與上述截然相反的情況。這家企業很早就放棄了以全棉產品為主的策略,轉向以差別化纖維和多組份纖維為主的、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新的產品結構上來,他們從原先的12萬紗錠發展到了35萬紗錠,工廠占地面積也增大了很多倍。別的工廠招不到工人,在他們的工廠門口求職的人卻是絡繹不絕,有些還是其他工廠的技術骨干想要跳槽來的。他們的老板總結出成功的二十四字成功的經驗:主動出擊,產品更新,加強研發,管理創新,以人為本,按時發薪。我個人覺得,最后一條才是最吸引高端人才的。
紡織行業未來的發展道路只有增加研發(R&D)力度,研究開發新產品,打造核心競爭爭力,擁有獨立知識產權,才能在危機中找到出路。沒有核心競爭力和獨立知識產權的企業,就只有被市場淘汰。當年緊密紡和賽絡紡一哄而上,相互抄襲的結果就是產品雷同,最后企業間相互打價格戰,現在大家都在苦苦的掙扎。
山東濱州一家大型的印染企業,2006年就開始和我接觸(當時我在一家大型港資洋行擔任面料開發經理),一同開發特種的功能性工裝和防護服裝面料,該企業不斷向市場推出新產品,2012年春節以來,訂單排的滿滿的。
同樣在濱州,一家主打非洲市場蠟染印花布的港資企業,以前由于被同行業挖走了很多技術人才,一度使得生產受到極大的影響。該公司決定投巨資,增加新設備,并且引進國外一項新的印花技術,同時采用進口原料降低成本,以擺脫同行的惡意挖角和模仿抄襲。
但是并非所有的紡織企業都有產品研發意識的,也并不是所有的企業有能力花巨資投資在設備和技術上的,上述幾家做差別化紗線和功能性面料的生產企業目前還能勉強支撐著,但是對于整個紡織行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國家政策扶植的力度很不夠。
2012年的上海紡機展,吸引了紡織行業所有人的目光,但是我接觸到的部分山東紡織企業界的朋友到上海的紡機展會上,不是來看最新的紡織機械的,他們是來尋求買家的——尋找整體工廠出售的買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工廠都整體打包要出售了,哪里還有心思看最新的紡織機械。
無獨有偶,我在山東濰坊約幾個老板去吃飯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戲劇性的事情,由于酒后不能開車,我們就打車回酒店,上車后,我的朋友驚奇的發現原來開車的出租車司機是他的老朋友,以前曾經是某個織布廠的老板,上個月他剛把機器賣掉,轉行開出租車了。
通知:暫定2012年8月25號,下午2點。在濰坊鳶飛大酒店2樓8號會議廳將舉辦《小微紡織企業營銷創新研討會暨中國蠟染印花布產業鏈高峰論壇》,紡紗、織布、印染行業的客戶以及供應商將云集濰坊,共同交流如何突破紡織市場瓶頸,打造核心競爭能力。郵箱:852190803@qq.com 報名聯系電話:13926571666
廣州市愛紗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香港JKN國際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吳法新 手機:13926571666 郵箱:85219083@qq.com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