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因今年整體利潤不佳,扎花工作壓力較大,且后期花質量下滑,因此計劃到12月底基本結束今年的加工工作,而去年是加工到3月份,基本提前3個月時間。經過昨天大漲后,今長絨棉價格維持穩定,阿克蘇產137級當地提貨價在36000元/噸,山東提貨價在35700元/噸。
棉紗:今全棉紗銷售批量零散,廠家積極送貨上門,常規紗占交易主體,低價紗尚有市場需求,精梳高配紗價位穩定,需求遲緩,低支紗銷售疲軟。紹興市場全棉紗銷售不暢,價格混亂,河南一小廠高配32S報26800元/噸,40S報28500元/噸,精梳32S報29600元/噸,40S報31500元/噸;市場上高支紗尤其是長絨棉紗價格仍小幅向上,但其它品種價格重心下沉,低價拋售現象增多,降幅500-1000元/噸不等,個別企業降幅每噸幾千元。山東濰坊一廠全棉紗訂單支撐尚可,精梳21S價29700元/噸,環錠紡普梳高配32S價27500元/噸,出貨較清淡,棉粘紗出貨相對較好。山東一中型紗廠半精梳全棉紗出貨尚可,價格持穩,32S價28500元/噸,40S價29500元/噸;市場上多在等待拋儲,據聞拋儲價18000元/噸,不再配送配額,但因將要拋儲的為11年棉花,現市場上高品質棉購買不易。
行業:紡織工業本身市場化程度很高,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發展的。與此同時,就要求行業要不斷按照市場需求提高自身競爭力,而提高競爭力就要不斷加大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環境中生存發展。盡管行業一直在沿著市場化道路發展,但在發展中也有著深層次的矛盾,有些還與市場化原則相背離。如棉花作為生產資料要素,應該由市場配置交換,實行公平交易的原則,但實際還是采用計劃體制進行管理。這種體制對紡織整個產業鏈發展是個很大障礙,按照生產要素自由交換的原則,應該放棄國家對棉花的計劃性管理,加快棉花體制改革,讓棉花管理回歸到市場經濟的軌道上來。另外,紡織企業大多分布在中小城鎮,紡織業發展能夠架起城鄉一體化的橋梁。紡織業從業人口中大部分是農民工,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別,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在城鄉一體化中還會變為市民,這樣對于個人生活追求和愿望,以及產業隊伍穩定是有好處的。紡織產業發展也能為城鄉一體化作出貢獻。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