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國儲備棉啟動年內第2次拋售活動,18000元/噸的標準棉競拍底價,及不再“配送”滑準稅棉花進口配額指標。消息人士稱,此次儲備棉拋儲活動如成交率不理想,儲備棉價格仍有下調可能,這將進一步壓低國際棉價,拉大國內外棉價差,打擊國內棉紡織業盈利能力。
棉紗:今日全棉紗行情清淡,橫盤整理為主,局部重心略有下沉,市場交易批量多在三、五噸左右,低價普梳紗交易為主,氣流紡粗支紗因配棉不同價格混亂,高細精梳紗價格較穩定些,訂單交易需求。常州湖塘市場某棉業全棉紗出貨一般,環錠紡普梳32S(強力280左右)價26000元/噸,氣流紡32S(強力200左右,可上噴氣)價26000元/噸,要求現款交易。山東高密一廠高配全棉包漂白紗出貨尚可,21S報27000元/噸,32S報28000元/噸,40S報29000元/噸,實單可有100-200元商談空間,庫存1個月。
海關:今年1-10月,全國棉紗線進口總量達175.1萬噸,同比增長44.2%,占全國紡織服裝進口總量的26.8%;進口金額57.1億美元,同比增長43.6%;進口平均單價3.2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0.4%。1月份,我棉紗進口數量增幅最高,達153.8%,為18.2萬噸;2月份同比下滑17.2%,進口數量居前10月最低,為10.2萬噸;3-10月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其中,8月份最高為20.3萬噸,10月份進口數量18.3萬噸,同比增長44.3%。
產業鏈:于目前儲備棉龐大的庫存,及2013/2014季新棉仍源源不斷流入國庫,國際棉花價格未來將因中國儲備棉的去庫存活動承壓。由于國內棉價受國家收儲、拋儲供需兩端政策影響,長期維持一條“直線”走勢。在現有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下,受中國儲備棉去庫存影響最大的為國際棉價。消息人士稱,此次,中國儲備棉啟動年內第2次拋儲活動,如成交率不理想,儲備棉價格仍有下調可能。將進一步壓低國際棉價。目前,中國儲備棉投放政策及傳言已影響國際棉價。CotLookA指數11月價格持續下跌,較8月高點跌幅過10%。而國際棉價的下跌,導致國內外棉價差再次突破5000元/噸,大幅領先2個月前4000元/噸左右低點。已對國內棉紡織業盈利能力造成沖擊。由于缺乏進口棉采購渠道,中國棉紡織企業只能選擇價格昂貴的國內棉花,國際棉價的下降將導致海外競爭對手采購成本下降,提升其競爭力,并擴大海外棉紗進口量。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