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吉拉特邦農業部長表示,由于棉價低迷,農民紛紛轉向種植其他作物。該邦一度是印度無可爭議的棉花重鎮,但當前棉花種植面積正在萎縮。
棉花產量下降
古吉拉特邦農業農村發展部部長RaghavjibhaiPatel表示,棉花回報下降迫使種植者轉向更有利可圖的作物,如花生、大豆。
Patel在艾哈邁達巴德的一個行業活動間隙說,“古吉拉特邦棉農受到產量下降和價格下跌的雙重打擊。他們的產品沒有得到所需的價格,這使他們不愿種植更多。”
據政府估計,古吉拉特邦2024/25年度棉花種植面積從去年的267.9萬公頃下降至236.2萬公頃。使馬哈拉施特拉邦取代古吉拉特邦成為印度最大的棉花種植邦,特倫甘納邦目前位居第3。
印度棉花協會(CAI)的最新數據顯示,古吉拉特邦本年度棉花壓縮打包量達到760萬包,馬哈拉施特拉邦棉花打包量飆升至850萬包,特倫甘納邦為480萬包。
與此同時,印度棉花總產量已連續5年處下降趨勢。2013/14年度達到3980萬包的峰值,預計2024/25年度將縮減至2950萬包,平均單產將降至每公頃450公斤以下,遠低于中國的每公頃1993公斤。
種植面臨挑戰
專家將這種持續的衰退歸因于蟲害,特別是粉紅棉鈴蟲,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種害蟲已對Bt棉花品種產生了抗性。農民報告說,棉鈴蟲現在在開花后的2個月內就會襲擊棉鈴,破壞棉鈴,造成巨大損失。
不穩定的天氣條件,包括不可預測的降雨模式和不斷上升的氣溫,增加種植者的痛苦。傳統上,棉農高度依賴持續的季風降雨,但不斷變化的氣候趨勢使這種依賴變得不那么可靠。
Patel承認古吉拉特邦沿海地區鹽堿入侵造成損害,這對該地區農業系統構成又一個威脅。他說:“我們正在建造防鹽結構,以阻止海水侵入地下水和土壤。”
棉花生產商的持續掙扎,引發對印度更廣泛的紡織行業的擔憂,該行業嚴重依賴可靠的原棉供應,供國內使用和出口。行業機構警告稱,產量的長期下降可能會削弱印度在全球紡織品市場上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古吉拉特邦的農民正在積極權衡他們的選擇。許多人正在轉向種植花生、大豆,因這些作物價格更高,且被認為不太容易受到害蟲的侵害。專家表示,除非結構性改革、改進病蟲害管理和公平定價支持發揮作用,否則棉花種植的惡性循環可能會加深。
Patel建議,中央政府的支持對于解決市場價格波動和不斷變化的害蟲威脅至關重要。他說:“我們的總理在棉花價值鏈上投入大量資金,但我們現在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幫助農民應對當前的危機?!?/p>
改革迫在眉睫
為應對蟲害抗性,農業科學家建議采用綜合蟲害管理系統。這些措施包括輪作、信息素陷阱和使用生物農藥來恢復一些平衡,以防止棉鈴蟲的侵擾。
由于全球對優質棉花的需求依然強勁,印度棉花產量下降可能使該行業面臨進口不斷上升的風險,并對當地棉價構成壓力,可能進一步擠壓農民利潤空間。
隨著播種窗口開啟,許多種植者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是繼續種植棉花,還是轉向利潤更高、風險更低的其他作物。棉花長期以來一直與古吉拉特邦的農村經濟聯系在一起。
就目前而言,古吉拉特邦的棉花故事是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說明蟲害壓力、氣候變化和市場失靈如何共同削弱即使是最強大的農業體系。除非采取協調一致的措施恢復種植者的信心并支撐收入,否則曾經推動古吉拉特邦農村繁榮的“白色黃金”可能會繼續失去光芒。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C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